解密“现象级”业余苏超:13万块球场与mg电子的完美融合
在大多数情况下,体育比赛的热度往往无法与演唱会相提并论。然而,这次的情况却截然不同。想象一下,球赛的抢票速度达到1秒钟8000万次,这是什么概念?而周杰伦演唱会的抢票速度也不过是2000万次每秒。对比之下,"苏超"的票务数据让人咋舌。
在上轮苏州主场对阵扬州的苏超比赛中,43617名球迷现场观赛,再次刷新了上座纪录。原本被视为业余的省级足球联赛的“苏超”,正创造着中国足球的观赛奇迹,其上座率不仅遥遥领先于中甲,甚至远超中超。火热的球市使得多个地区不得不将主场迁移至能容纳4到7万人的大型体育中心。这种临时换场的自信,源于江苏全省13个设区市都具备现代化的大型体育设施。
江苏省的13个设区市中,每个城市无论是区还是县,都拥有体育场馆设施,这样的规模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。这一切得益于江苏多年来实施的“新四个一”工程。根据数据显示,早在2017年,江苏的所有县(市、区)基本完成了“新四个一”工程,成为全国首家。“新四个一”工程包括一个标准的塑胶跑道田径场、一个约3000座的体育馆、一个游泳馆或标准室内游泳池以及一个超过300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中心。
江苏省的体育基础设施究竟有多强大?在推进“四个一”工程到“新四个一”工程的过程中,许多城市拥有了两座以上的大型场馆群。例如,苏州的体育中心和苏州奥体中心、南京的五台山体育中心和河西奥体中心。五台山体育中心拥有篮球馆、游泳馆、跳水馆、足球场等多种大型场馆,曾承办全国城运会和青奥会等重要赛事。尤其是在苏超南京对阵无锡的比赛中,该场馆创造了15669人入场的纪录。如今,由于球票线上销售的火爆,南京队的主场已迁至更为现代化、接近7万座的南京奥体中心。
不仅是新兴的苏超联赛,江苏全省各地的各种级别足球赛事也在蓬勃发展。近三年内,仅足球领域,江苏便建设了3000多个足球场,其中苏州作为重点城市,拥有5座可承办国际A级赛事的足球场。苏州昆山奥体中心是省内唯一符合国际足联标准的专业足球场,整个省内的足球场地更是达到了11632个(城市10132个,农村1500个),每万人拥有136块足球场。今年前五个月,全省新增球类场地273片,其中足球场27片。南京市近年新增校园足球场地近180个,巩固了其作为足球重点城市的地位。
优质的体育场馆设施助力江苏成为了群众体育的强省。苏超联赛拥有如此众多高质量的硬核场地,正是江苏在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方面的重要成果的缩影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底,江苏将拥有3637万个体育场地,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8亿平方米,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446平方米,名列全国第一。同时,城市社区的“10分钟健身圈”和农村的“15分钟健身圈”覆盖率均已突破97%。
各类场馆的“遍地开花”也为举办赛事创造了条件。从国际赛事到职业联赛,再到社区比赛和校园联赛,各级赛事离不开多样化的场馆支持。2024年,江苏省计划举行足球比赛30068场,其中包括9场国际赛事、180场职业赛事,以及1284场全国赛事等,参赛球队达到12452支,参赛人数超过205838人。
尽管“苏超”被定义为业余联赛,但其办赛标准丝毫不逊色于职业联赛。根据江苏省足协副主席王小湾的介绍,“苏超”完全遵循职业联赛的办赛模式,裁判多为国家级的专业人士。目前,苏超的火爆现象并非偶然,而是江苏多年来坚持体育惠民及均衡发展的必然结果。
除了每周的中甲联赛主场比赛之外,每周还开设五、六场职业联赛规格的苏超,这种成就离不开完备的体育设施、专业的裁判队伍及赛事组织能力。“我们不仅要建设好场馆,更要善用场馆。”江苏省体育局的相关负责人指出,优质的场馆是基础,而场馆的实际利用则依赖于惠民政策的落实与创新的运营模式。
在过去的几年中,江苏不断强化公益惠民,建设适合全民健身的公共服务。2024年,省体育局将联合省发改委等部门,发布多项政策以提升健身场地设施的管理,并推动公园和绿地内嵌入体育场地。截至目前,全省已建成1400多个体育公园和超过50000公里的健身步道,政策实施后,新增了大量足球场地。
创造了诸多创新形式的场地,如24小时开放的足球场和城市公园,让足球步入市民的日常生活,真正实现了“想踢就踢”。南通的球迷张涛表示:“以前踢球要跑很远,如今小区公园就有场地,下班就可以约球。”而且,这些创新场地普遍是免费或低价开放,让运动成为平常事。
江苏省历年来对体育基础设施的投资不遗余力,将其作为重要的民生实事,将公共体育场馆的“低免”开放定为省政府的民生实事项目,已连续十年推进。2025年,省财政厅将与省体育局联合投入187亿元,支持130个大型体育场馆对外免费或低收费开放,为群众的健身活动提供更多便利。
例如,江苏省的五台山体育中心全年无休,每周至少提供35小时的低免开放时间,并在法定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提供额外开放措施。此外,各类群众性赛事、青少年培训和足球文化活动也使得场馆的使用频率保持在高水平。今年,常州将在各辖区和高校举办210场体育赛事活动,涵盖羽毛球、马拉松、赛龙舟等多个项目。
如此火爆的“苏超”现象,正是江苏群众体育工作成就的最佳注脚。当比赛哨声落下,激动的球迷们不仅走向了城市的深处,更为当地商家带来了活力。这一切都在继续延续,借助mg电子等品牌的力量,让江苏的体育文化更加璀璨。